LY_T 2903-2017 荒漠生态系统观测场及长期固定样地的分类和编码
ID: |
4C47A058434241BB98CAA3FFFFF5FAED |
文件大小(MB): |
0.66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 020,B65,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2903—2017,荒漠生态系统观测场及长期固定样地的,分类和编码,Classify and coding on observation site and long-term sample plot of desert,ecosystem,2017 - 10 - 27 发布2018-01 -0I 实施,家林业局 发布,LY/T 2903—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防沙治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65)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向烈、卢琦、郭浩、却晓娥、杨柳,LY/T 2903—2017,荒漠生态系统观测场及长期固定样地的分类和编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荒漠生态系统综合观测场、气象观测场、风沙观测场、水分观测场和辅助观测场,以,及小气候、土壊、水文和生物等长期固定样地的分类和编码方法,并提出了观测场及长期固定样地的信,息文档填报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观测场(样)地建设及,其信息档案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対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X/T 6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7部分:自动气象观测系统,3观测场的分类和编码,3.1 分类和编码原则,1)应综合考虑各荒漠生态站、各学科、各类型的观测场及长期固定样地设置情况和案例,给出统,一的概念定义和分类方法,2)应基于分类体系、在满足计算机信息表示和处理方便、人工记忆方便、唯一性、简单性、完整,性、确定性的基础上,给出ー个编码体系,使得每个观测场及长期固定样地具有唯一确定的代码,3.2 观测场分类,根据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内容和任务,观测场可分为综合观测场、气象观测场、风沙观测场、,水分观测场和辅助观测场等5种类型,1)综合观测场:用来观测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土壊、水分、气象等综合要素长期演变过程的观测,场地,2)气象观测场:通过在代表性地点安装气象仪器设备进行地面气象要索观测的场地,3)风沙观测场:用来开展风、沙、温度、湿度和气压等与风沙活动密切相关要素观测的场地。在,观测场内,可根据观测目的的不同,再分设风沙运动、沙尘暴、风沙地貌动カ观测区和防沙工程、风沙,危害实验区,4)水分观测场:以观测植被演替过程中的水量平衡各要索为主的场地,观测内容包括卜.壊水分、,植物蒸腾、冠层截留、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等,5)辅助观测场:作为综合观测场的重复和补充,3.3 观测场的分类码,荒漠生态系统观测场分类码共2位,采用观测场分类中文名称的拼音前2位首字母表示。具体分类,LY/T 2903—2017,表1观测场分类码,码见表!o,观测场分类观测场分类码,综合观测场ZH,气象观测场QX,风沙观测场FS,水分观测场SF,辅助观测场FZ,3.4观测场的编码方法,编码方法应按7位码方法编制,见示例1,示例I:观测场编码:XXXXXXXo从左至右,第1丒3位为荒漠生态站代码,4-5位为观测场分类,码,第6.フ位为观测场在本类观测场中的序号,从01、02> 03……开始依次编号。其中,荒漠生态站,代码采用3位代码形式编制:第1丒2位代码采用荒漠生态站中文名称的拼音前两位首字母表示,第3位,代码采用字母D表示,代表荒漠类型的生态站,规定的各类观测场应按以下要求进行编码:,1)综合观测场,一般每个荒漠生态站只设ー个综合观测场,如确有需要须设多个综合观测场的,应从ZH01、ZH02……开始顺序编号,2)气象观测场,应从QX01、QX02……开始顺序编号,3)风沙观测场,应从FS01、FS02……开始顺序编号,4)水分观测场,应从SF01、SF02……开始顺序编号,5)辅助观测场,应从FZ01、FZ02……开始顺序编号,4长期固定样地分类和编码,4.!长期固定样地分类,长期固定样地按照观测的学科分为3大类,1)水文长期固定样地:用于进行水文学科的长期观测的样地,2) 土壤、生物长期固定样地:用于进行土壊、生物单独或者联合长期观测的样地,3)小气候长期固定样地:用于进行小气候长期观测的样地,4.2 分类和编码原则,具有不同的试验或处理方式的同一长期固定样地,应作为ー块长期观测固定样地进行分类和编码,给予ー个代码,4.3 长期固定样地的编码方法,应结合观测场的编码按12位码编码方法编制,见示例2:,示例2:观测场代码(第レフ位)+长期固定样地分类码(第8-10位)+长期固定样地序号(第11/2,位),前フ位码为长期固定样地所在的观测场代码;第840位为长期固定样地的分类码:第11.12位为,长期固定样地在观测场中、该类长期固定样地中的序号(以01、02、03等顺序编号),4.4 水文长期固定样地的分类码,LY/T 2903—2017,按水文类型分类,分类码共3位,第一位为H(代表水文要素),第二、三位采用水文类型中文名称,的拼音前2位首字母表示,具体编码见表2,表2水文长期固定样地分类码,水分分类名样地分类码,土壊水HTR,地下水HDX,静止地表水HJB,流动地表水HLB,大气降水HJS,蒸发HZF,蒸渗HZS,径流HJL,液流HYL,4.5 土壤生物长期固定样地的分类码,土壌、生物长期观测固定样地的分类码按在样地上进行观测要素类型来分类,分类码共3位。如果,包含哪类要素的观测,则把这类要素的代码(A代表土壤,B代表生物……
……